西场北路沿线有不少小区,住着本地人,也租住着各地来这里打拼的外地人。
杨晓娟和郭庆顺开的这家“众立早餐店”在附近小有名气,回头客挺多。“人很客气,包子的味道也蛮好。”一位顾客说。
凌晨出手帮助女孩的视频火了后,大多数顾客一眼就认出了是他们。
杨晓娟笑着招待顾客。
周边乡镇也有人赶来光顾生意。郭庆顺说,陌生顾客他一眼就能认出来。令夫妻俩最开心的是,一些人买完包子后,会竖起大拇指说:“好样的!”温柔内敛的杨晓娟脸涨得通红,“真没做什么。每个人遇到都会做的。”
这件事,不仅传遍了海盐,在郭庆顺的老家河南周口也传开了。“村里许久没有联系的亲戚都打电话来给我们点赞了。”郭庆顺形容这两天的经历“意外又惊喜”。
各自接受采访中的夫妻二人。
直到11月12日还有不少媒体电话采访夫妻俩放下电话,郭庆顺长舒一口,“电话都不敢随便接了。”
杨晓娟和郭庆顺每天凌晨2点起来做包子,一天要做上千个,店里最多的是蒸笼。“包子都是当天现包的,不卖隔夜包子的。”杨晓娟说,开小店和做人一样,要诚信要踏实。
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是早上六七点。“大伙上班去就带走几个包子。”郭庆顺说。
夫妻俩有个8岁多的女儿,有时为了照顾生意,杨晓娟早上6点就把女儿送到学校去。“我们做生意忙,孩子跟在我们身边,也吃了不少苦。”
这对90后,是在工厂打工时认识、恋爱并组建家庭的。
郭庆顺说,开早餐店会比打工挣得多一些,但真的很辛苦,起早贪黑的。为了节约成本,两人舍不得雇帮手。
开店辛苦的他们也深知每个人打拼的不容易。
在杨晓娟眼里,环卫工人是最辛苦的一群人。“他们四五点就在街上清扫了,尤其是冬天,我们在店里做包子还热乎点,他们在户外工作肯定是最冷的,万一再遇上个下雨天,更冷。”
杨晓娟决定将5000元正能量奖金换成包子送给环卫工人,这个想法得到了丈夫郭庆顺的支持。“我们也曾辛苦地打拼过,这份社会对我们的认可,应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。”郭庆顺说。
5000元,折成包子是2500个,但送包子这事,杨晓娟打算送满整个冬天。“我们自己贴一点钱,做善事嘛,这些是不计较的。”
不过,夫妻俩也有个小担心:“我们是夫妻店,每天能够做的包子量有限,万一来领包子的环卫工人多了,怕招待不周。”夫妻俩说,假如包子不够送,他们会用店里其他的吃的来做补充,也请大家谅解。
夫妻俩贴海报。
店门口,夫妻俩一起将潮新闻·钱江晚报和阿里天天正能量为小店定制的海报贴在显眼处:“天气预报说要降温了,好多地方要下霜,我们11月13日就开始送包子。”